昨天下午四點半左右,正在建設中的杭州中天機場大廈頂部的塔吊被雷擊中,塔吊吊臂上兩名正在作業(yè)的工人因此受傷,其中一位傷勢較重的工人隨后被120送入醫(yī)院。所幸,兩位工人傷勢并不嚴重,傷勢較重的一名工人,入院不久也已經可以自己用手機和家人通電話了。
吊臂冒出火花
手被麻了一下
下午五點十分左右,記者來到出事的杭州中天機場大廈,一輛閃著警報燈的救護車和一輛施工現場內開出來的汽車剛剛開走。
記者看到,整座大樓的主體部分都是鋼結構的,深黃色的塔吊緊挨著大樓主體豎立。大樓的施工現場已經停工,但樓頂的塔吊還在運作。
下午五點二十三分,記者在邵逸夫醫(yī)院急診室見到了傷者之一陳師傅,他身穿工作服,正躺在病床上看著手機,神志清醒。當記者想進一步詢問事發(fā)經過時,被一名中年男子阻止,并將記者推出了急診室。
據這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:“當時,塔吊上有六七個人正在作業(yè),這兩個受傷的工人當時正在塔吊吊臂的最前端安裝GPS定位裝置,一聲雷響之后,我看到塔吊吊臂上濺起了火花,陳師傅跟我說感覺手被麻了一下。”
而另一名目擊者則表示,“我當時聽到大樓頂部一聲巨響,塔吊震得很厲害,后來看到塔吊上一個人自己爬了下來,另一個人被背到了大樓的21層,后被120接下來送去醫(yī)院了,不過他們兩個傷得好像都不是很嚴重,應該沒什么事了”。
五點半左右,一位傷者較輕的工人自己從急診室內走了出來并出院了,而傷勢稍重的陳師傅則還留在醫(yī)院觀察。據陳師傅的主治醫(yī)生周醫(yī)生表示,兩名傷者傷勢并不嚴重,但從臨床表現來看,還無法確定是否是被雷擊傷。
塔吊就是避雷針
接地措施很關鍵
浙江省防雷中心監(jiān)審部主任張衛(wèi)斌表示,每一幢已建成的建筑物頂端都必須有一個“防雷”裝置,否則直接遭到雷擊,建筑物會受到損害。一套完整的“防雷”裝置需要有三個要件:“接閃器”、“引下線”、“接地裝置”。
常規(guī)來說,避雷針、避雷帶、避雷網等都是專門的“接閃器”,圓鋼或者扁鋼等金屬導體都可以是“引下線”,埋入土中的金屬接地體和連接用的接地線構成了“接地裝置”。“當雷打下來的時候,有了防雷裝置,就直接打在接閃器上,通過引下線,就引到了大地上,避免遭了雷電的破壞。”張主任說。
但是塔吊的情況又比較特殊,張主任說,因為塔吊本身就是金屬體,所以間接來說就是一個避雷針,只要塔吊的接地措施做好了,整體是具備防雷功能的。而記者也在網上查閱了《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規(guī)范JGJ46-2005》,其中說明塔式起重機可以不做避雷針,但必須做可靠接地。
那么,中天機場大廈這座出事的塔吊是否做好了接地措施呢?張主任表示,事發(fā)后他也到現場看過,據初步目測判斷,塔吊的接地措施應該是“可以的”,但張主任同時表示,由于兩位工人受傷過程的具體細節(jié)還很少,所以自己還要進一步了解才能做出判斷。
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《鋼結構招聘網》